兩岸四地法律/文化叢書

HKD 350.00
Stock 0
Number

*Free delivery to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area for orders over HKD600.

*Orders less than HKD600 or deliver to the residential area will be charged for shipping. You may pick it up at the Kwun Tong Office for free.


Address of Kwun Tong Office: 8/F, D.J.Securities Building, 171 Hoi Bun Road, Kwun Tong, Kowloon, Hong Kong

作者:趙文宗
出版社:圓桌文化
ISBN:9789888164004
出版日期:2013-02-01

本產品為套裝書,『兩岸四地法律/文化叢書』內含書籍:

《香港實用婚姻法》
《中華性/別-年齡機器》
《兒童•醫療•法律——大中華比較研究》
《社會福利與法律應用:溝通與充權(第三版)》
《現代佛教與華人社會》

《香港實用婚姻法》

社會在變,法律亦應隨之而修訂。伴隨內地香港通婚的增加,新的婚姻法有怎樣的修改?離婚財產的分割又有哪些新的規定?為你們推薦新書《香港實用婚姻法》,該書用明白曉暢的語言詮釋香港家事法新修條例的脈絡,為相關專業人士提供參考,亦可供業餘修讀。

本書聚焦香港家事法,特別著重離婚贍養費計算及香港法庭不/承認內地離婚判決的討論。作者亦沒有忽略過去一年引起社會辯論的最新家事法議題,包括:跨性別婚姻權,《2010年婚姻法律程式與財產(修訂)條例草案》、家長責任及家庭暴力受害人支援服務。

本書附錄「樹仁大學--明愛向晴軒法律援助協助計劃及法律診所實驗計劃」在於展示分享學院、社福團體和法律界在家事法脈絡合作的試驗經驗,旨在為將來本地法律教育及弱勢社群法律協助提供一個可行有效的新角度方法。



《中華性/別-年齡機器》

在過去的二十世紀,「性道德」與「性文化」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在這個過程中,宗教信仰有著怎樣的影響?

佛法對性的觀點僅僅是單純的「禁慾」嗎?

兒童就一定是不成熟的嗎?成熟的定義是甚麼?誰又可以為成熟定義?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即大中華地區性/別與兒童法議題的討論。雖然涉及兩個主題,二者並不衝突,且環環相扣,因在主流男性成人霸權的社會中,婦女、兒童都被認為是他者而邊緣化。集結大中華地區內研究性/別年齡議題的精英撰文,她/他們不只在象牙塔內讀書寫文,也有與大眾接觸的實戰經驗。書中涉及的題目多元:性文化發展、女性身體政治、佛教情/慾觀、反歧視法、防治性侵犯法、販賣少女及兒童保護。文章有宏觀文化圈共同點,也有微觀地區特點。



《兒童•醫療•法律——大中華比較研究》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之爭議近來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香港社會對兒童保護問題的關注亦有增無減。

《兒童•醫療•法律——大中華比較研究》,從法律、醫療等專業角度為您剖析兒童權益保護的熱點與難點。

本書以兒童保護為經、兩岸四地為緯,瞄準大中華區內涉及未成年人權益的醫護及法律制度,作深入評介。內容包括:澳門處理虐兒的醫護經驗及法律真空、香港保障兒童的政策發展探討及現行法律使用、台灣相關法律介紹、內地研判性侵犯兒童的醫護程序及相關法律發展。本書內容多重,表達清楚,冀為兒童醫護及相關法律比較研究作出積極貢獻。



《社會福利與法律應用:溝通與充權(第三版)》

《社會福利與法律應用:溝通與充權》之第三版,因應法律程序的更新,新版本的離婚流程圖有所修訂。

現實社會中,社工往往不慣於細閱法律以及政策條文、行政細則,在龐複的巨大體制下吃大虧。而社會衝突矛盾日漸深化,要維持和諧堅守正義,跨專業合作成了必然之事。本書正是由此角度出發,結合社會服務及法律知識編寫而成的作品。

本書由資深的法律人權及社工界別專業人士撰稿,就社會各範疇進行深入的法律分析,讓社會工作者能借以參考、熟悉法律操作方式及條文,是為業界和社工培 訓機構而設,專為社工和社工學生而設的實用書籍。

至第二版起,編者在原有內容基礎上盡力優化:因應事件(2011年3月之反財政預算案示威清場事件)、新案例(如跨境離婚判令確認)、及新法規(如最低工資)等修改內容。

此外,亦加入有關法律援助的修改建議和規管慈善團體的諮詢文件評介。

編者又嘗試把離婚的法律原則結合程序用流程圖方式表達,希望讀者對有關法律手續有整體把握。

本書亦加入了成文法索引及案例索引方便讀者。



《現代佛教與華人社會》

為甚麼一個法律會與佛學繫上關係呢?
當我們知道基督教信仰是侵權法、婚姻法、人權法等律例的其中一個發展基礎時,也許宗教與法律二者間的連繫就變得理所當然。
根據歷史,基督教信仰可以指引歐美法律發展路向;
那為甚麼在將來,佛教就不可成為法學理論的根基呢?

佛教,是宗教也是哲理,更是大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然而,華文專書甚少研究分析佛教作為哲理在社會議題的貢獻及成果。

本書以佛教作為框架,探討佛教學發展教育、族群衝突、社會運動及性別議題等題目,希望為漢語社會佛教學研究 (Socio-Buddhist Studies) 作出貢獻。

© Copyright 2024 Reasonable Software Hous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